历史上的建宁公主:63岁去世,府邸为何成为“凶宅”?男人惹的祸

全天时时彩在线计划
你的位置:全天时时彩在线计划 > 新闻动态 > 历史上的建宁公主:63岁去世,府邸为何成为“凶宅”?男人惹的祸
历史上的建宁公主:63岁去世,府邸为何成为“凶宅”?男人惹的祸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6:31    点击次数:151

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,爱新觉罗·皇太极将“利用政治联姻以稳固皇权统治”的办法发挥到极致状态,在其多达14位亲生公主中,有多大10位下嫁给了蒙古王公,以巩固“满蒙联姻”的基本国策;有3位下嫁给了满洲勋贵功臣家族,拉拢满洲贵族势力,以稳固皇权。

而皇太极最小的公主,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和硕建宁长公主”,既没有按照“满蒙联姻”制度嫁给蒙古王公,也没有用以拉拢满洲贵族势力,下嫁给满洲勋贵,而是嫁给了一位汉臣之子,并由此开创了清朝皇室公主下嫁汉臣的先例。

《清实录·世祖实录》有载:

顺治十年。八月。壬午。以太宗皇帝第十四女和硕公主、下嫁平西王吴三桂子应熊。

出生于崇德六年的建宁公主,年仅12岁就下嫁的额驸就是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平西王吴三桂之子——吴应熊。

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并非《鹿鼎记》中所演绎的那般刁蛮,为了安抚和拉拢为清廷镇守西南边陲的平西王吴三桂,顺治皇帝下旨将自己最小的妹妹,下嫁给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,并将吴应熊留在京城,赐府安置。

展开剩余81%

一方面,身居长子的吴应熊留在京城基本类似于“人质”性质,能够让清廷对吴三桂形成有效钳制;另一方面,清廷对吴应熊官职和爵位的特恩赏赐,也尽显朝廷对吴三桂的拉拢和安抚之意。

康熙皇帝继位以后,吴应熊晋封太子少傅兼太子太傅,虽为荣誉性官职,但毕竟品秩正一品,达到了正国级官职级别;建宁公主为为吴应熊接连生育三子,并在康熙十年亲往云南为公公——吴三桂祝寿。这段时期,大清皇室和吴三桂之间,一派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的和谐场景。

可建宁公主祥和的“温馨”生活,在康熙十二年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康熙十二年十一月,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,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,竖起“兴明讨虏”的大旗,起兵造反,“三藩之乱”由此爆发。

当爹的造反了,原本就属于“人质”的吴应熊会有何种结局,可想而知。

《清史稿·列传二百六十一》有载:

王大臣等请逮应熊治罪,命暂行拘禁。应熊及其子吴世琳处绞,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。

“无情最是帝王家”,吴应熊作为康熙皇帝的亲姑父,一旦成了逆臣之子,康熙皇帝也是绝对“辣手无情”的所在,即使自己的姑姑——建宁公主尚在人世。

只是,康熙皇帝毕竟还是照顾了姑姑的感受,在上述“俱免死入官”的“其余幼子”中,就有建宁公主所生的两位幼子。

吴应熊被处死以后,“成功”升级为寡妇的建宁公主便带着两位幼子和吴应熊其余的庶子,被圈禁于建宁公主府。

康熙四十三年,被圈禁了长达三十年,在孤苦寂寞中生活了整整三十年的建宁公主病逝于府邸,自此以后,建宁公主府便成为了北京城内有名的“凶宅”。

清乾隆朝名臣纪晓岚所著《阅微草堂笔记》曾经描述过公主府邸的“闹鬼”故事:

北壁一门,又横通小屋两楹,僮仆夜宿其中,睡后多为魅舁出,不知是鬼是狐,故无敢下榻其中。

据民间传闻,建宁公主病逝后,其府邸夜夜传出“凄婉丝竹之声”、“哀怨女子哭泣”,似乎坐实了建宁公主府邸“凶宅”的名号。

堂堂一代长公主的府邸,为何会变成北京城内有名的“凶宅”呢?

笔者认为,有三方面造成:

1、建宁公主府邸在建宁公主入住之前,乃系前明王朝崇祯皇帝岳父——周延儒的府邸,这位堂堂的大明国丈,因为“假传捷报”,而被自己的女婿崇祯皇帝勒令自尽。其自尽的所在地就是建宁公主所居府邸。

周延续自尽的时间和自缢于煤山的崇祯皇帝,几乎同时命绝,而且还伴随着近300年大明王朝的灭亡,悲戚荒凉、令人叹息。周延续自尽后,这种府邸便成为人们心中的“不祥之地”,“凶宅”一说慢慢演变而成。

2、吴应熊被杀以后,从锦衣玉食的天之娇女一下变成阶下之囚的寡妇——建宁公主,在为大清王朝奉献一生,为清朝边陲安稳、皇权稳固做出巨大贡献以后,却沦落到自己的丈夫和儿子,被自己的亲侄子处死;自己被圈禁终生的悲惨下场。

在长达三十年的凄清萧索岁月,建宁公主自啖苦果,日日煎熬,康熙皇帝虽然因为对建宁公主有所愧疚而时常下诏慰藉,但这种安慰对于建宁公主而言,几乎毫无意义。

长期衙役、苦闷、哀怨的圈禁生活中,建宁公主的哭声和哀叹之声,无聊之时的丝竹之声必定会在深夜时常响起,久而久之,肯定会被城中居民以“凶宅”冠之。

3、康熙四十三年,建宁公主病逝于府邸之后,直到雍正二年才被重新启用为皇室贵族子弟学校,用以宗学教所。

也就是说,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,建宁公主的府邸就是一座空宅。

一位皇亲国戚、一位皇室公主都去世于这座早就被圈禁封闭的府邸,再加上空闲的20年时间,“凶宅”的称呼自然就会在京城传遍。

笔者言:一座建宁公主府,见证了封建皇权社会的“皇室无情”、“帝王冷血”。在皇权面前,亲情只是被利用的政治工具,一旦起到了负面影响,封建帝王予以铲除时绝对是果断决绝、毫无犹豫的!可悲可叹!

参考文献:《清实录·世祖实录》、《清史稿·列传二百六十一》、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全天时时彩在线计划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